一秒记住【顶点小说】 dingdian666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“父皇将我跟领兵的武夫相提并论!”
“他不过是我家养的一条狗,全天下都是我们家的,他算老几。
我大周能打仗的人比狗都多,多他一个赵立宽不多,少他一个赵立宽不少。
大江南北多少人才,他算什么东西!”
郑王怒气冲冲,拿起手中的茶杯就要摔。
“这是父皇御赐的官窑上品。”王妃提醒道。
郑王青筋暴起,又放回了桌上。
王妃心里叹口气,知道丈夫是生天子的气。
但以他的胆量,就是一点也不敢表现出来,于是就把气撒在赵立宽身上。
实际稍有脑子都能明白,话是父皇说的,赵立宽远在千里之外,关他什么事。
只不过不敢对父皇生气,只能拿赵立宽撒气罢了。
父皇的话确实过分了。
无论如何天下是皇家的天下,赵立宽再厉害也不过是个臣子。
但换而言之,也足见父皇对赵立宽的喜爱和信任。
于是劝解道:“这反而说明父皇极其重视赵立宽,可千万不能与之交恶。
而且这件事根本也与他毫不相干。
上回他们夫妇来府里,对你我都是恭恭敬敬,不敢逾矩的。”
郑王急躁:“难道我真要去关中......……”
“这是父皇的命令,再说关中也不是什么蛮荒之地。”王妃安慰:“父皇说不定是传位于你的考验。
身为储君,也要懂兵事。
就像你二哥.......”
说到二哥,也就是当年的太子,郑王妃话语顿了一下。
“现在只要应付过去,船到桥头自然直。
以后手下有赵立宽那样的大将,殿下哪用以身犯险?
现在还是要交好这些大将,将来有事还要靠他们替陛下涉险呢。”
郑王也冷静许多,又激动起来:“你说得有道理,父皇就是想锻炼我。”
说着他左右踱步,越想脸上笑意越多:“当初皇兄也曾统帅大军,打得辽国人落户流水!”
他说起这事的时候满脸骄傲:“父皇是想让我如皇兄一样。”
王妃点头,心里久久不能平静。
郑王说的皇兄,是他的亲哥哥,曾经的太子。
那时的太子德才兼备,高大威武,名声远扬,权势煊赫,多少人做梦想成为他的皇妃,自己年轻时也曾向往过......
结果他却娶了个战场上带回来的辽国人。
想起那些往事,王妃心里五味陈杂。
“这场战如果打赢了,就是开疆拓土的功劳,多交好他对我们有好处。
而且你注意到没有,母后对赵立宽一家非比寻常。
赵立宽是什么身世说不清,或许是母后的亲戚后辈?”
郑王点头,思索再三:“你说得有理,说不定他真是母后那边的亲戚,我认识的也不多。”
“他们给赵立宽塞个小妾你还高兴。”赵府里,高二姐一面给妹妹揉脚一面抱怨。
早上吴相公的孙女过来看望,又陪高宁英待了许久,下午才离开。
她的身孕已有四个月,腹部微微隆起,整个人慵懒许多。
听二姐的话高宁英不知道怎么说,只能道:“这是为夫君的前途,吴妹妹过来,对我们家是大好事。”
“她还是宰相的孙女,人还好看。”二姐为她忿忿不平,擦了擦额头细密汗珠,又打水来给她擦拭身体。
小蓉也在一旁帮忙。
“赵立宽倒是厉害,现在又抓了什么国主,成了香饽饽,谁都想攀上他的高枝。”
“和吴相公相比,我们家可不算高枝。”她说:“就像姐夫的事,夫君是没办法的,但在吴相公那,只是一句话。”
二姐不可思议:“真的假的。”
她肯定点点头。
姐夫今年终于春闱高中,东华门唱名。
按例之后便要外放为官,从知县、主簿等做起。
他父亲担任知府的大庆府为避嫌肯定去不了,但希望能安排到大庆府周边州县去,方便照顾。
五品以下官员,都无须陛下亲自任命,相公们就能安排,陛下只不过加个印玺而已。
二姐呀然:“我以后多跟她走动走动。”
见她变脸,自己忍不住笑了,小蓉也捂嘴笑起来。
她心里自然也不希望丈夫有别的女人,但自从来到京城,自家地位节节攀升,卫王虎视眈眈后。
已经紧张得顾不得那些事了。
想的只是如何对夫君有利,如何让自家更安全,如何与京城里的大人物产生交集。
其余的已经顾不上了。
夫君为了这个家,已经连年征战,三年不得停歇,风餐露宿,车马疲乏,生死之间游走。
她知道行军打仗的苦,与之相比,其它还有什么好斤斤计较的。
夫君为这个家,每次都奋不顾身,不惧艰难险阻。
他天赋异禀,打仗如古时良将,竟石破天惊般全歼代军,俘虏国主。
连卫王也因此事牵连落马。
天子皇后亲自到家里看望,亲王、公主、诸位相公等都来,便是父亲的郡王也没见过这等场面。
高宁英心里大石落下,至少不用提心吊胆担心卫亲王继位的威胁,他肯定再无机会登基。
但历经这三年来的提心吊胆,惊心动魄,激烈斗争,拨云见日......
她的心里也不一样了,与夫君心有灵犀。
代国国主受消息才到京城时,她激动高兴之余便有些落寞。
因为她想到以丈夫的性格肯定想趁此代国虚弱空虚之时,继续扩大战果。
回想起来,他是那种自小唯唯诺诺,不谙战事。
但在她危难之际,为了她的安危将生死置之度外,于瓢舀河边率几十人就敢渡河夜袭辽军营地的人。
为了家里的安全,在西南前线数千人马就敢放手一搏,进攻上万叛军的人。
为她和孩子未来,在禁军接连战败后,不惧生死,顶着满朝文武压力,主动请缨北上抵御强敌。
想起那些往事,只觉眼眶湿润。
如无上天保佑,夫君难以平安至今。
他原本是一个软弱的书生,手无缚鸡之力,没读过半点兵书。
如今短短三年多,为她,为肚子里的孩子,为他们的家,竟把自己逼成帝后重视,满朝瞩目,举国知名的大将。
其中艰辛险阻,忧危压身,风霜雨雪,怕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如果二姐明白这些,设身处地去想,就不会老纠结于什么纳妾添房的事。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………………
因为,她也料定夫君不会止步。
就像他对自己说过的:“宜将剩勇追穷寇,不可沽名学霸王”。
他那样的人,岂会停下脚步,定要直上青云。
之后兵部送来的家书里,果然验证她的猜想。
夫君照例说了些不知羞的话,看得她脸上生热。
之后又说他想要继续进军,一举攻入代国的打算,还详细跟她说为何要打代国。
她心里落寞那时反而一扫而空。
共同经历那些风雨之后,她心境也变了。
回信给夫君告诉他不用担心,家里有二姐、小容、唐诗语和吴相公家的妹妹照顾帮忙。
陛下皇后也一直照顾家里,还派来御医,让他专心处理好前线的事就行。
自己和孩子会等他凯旋。
或许自己已经跟不上夫君的脚步,但他们之间总是同心同德!
那么多狂风骤雨,迫在眉睫的危机都走过来了。
风吹雨打,依旧屹立不倒。
他坚信这一次依旧,夫君会照例取胜,然后在万众瞩目中归来,与她团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