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恐怖灵异> 江山千里月> 第 110 章

第 110 章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一秒记住【顶点小说】 dingdian666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     大朝会结束,文武百官各自散去,领了旨意的马不停蹄的去办事,无事的也不敢多嘴闲话,连温温吞吞的史太傅走路都带着风声。今日朝会不啻于一道闪雷,这些旨意影响的将是今后整个王朝的运势,主和派大获全胜,申彦等人面带笑意,只要议和成功他们就不必为了粮草发愁,也不必为了面对各地叫苦的奏报。
    太子走到王宜跟前开口道:“舅舅,我最近得了几坛好酒,天气寒冷,舅舅去我宫中喝一杯如何?”
    王宜回了礼,有些心不在焉,今日他实在不想应付太子,冷下脸来回了一句:“殿下,老臣腿疼,改日再去叨扰。”
    太子一挑眉毛,眼中有一丝愤怒,但还是笑道:“既然如此,舅舅就坐我的车回去吧。”
    王宜看了一眼太子,知道不能再驳了他的面子,只好答应。太子吩咐侍卫送王宜回去,还亲自服侍王宜上马车。太子的马车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,里面却华丽宽敞,连车壁上都包着软垫,内侍早就准备好了茶点和暖炉,王宜一上去便觉得一股温香扑来,他不客气地坐下,越发觉得心中焦灼。
    太子目送着王宜回去,自己立刻骑了马回东宫。孔良、贾维颜启等人都在书房等他,见太子进来时脸色不虞,一句恭喜的话顿时卡在喉咙里。今日朝堂上发生了什么早就有人传了回来,大家面面相觑,不知哪里出了问题。
    太子一屁股坐下,端起案上的酒一饮而尽,发现酒有些烫,抄起酒杯就往砸到侍酒的内侍身上,骂道:“废物,是想烫死我吗?”
    朱弘一见赶紧上前去骂道:“还不滚下去!”
    太子一拍桌子,呵斥道:“都给我滚下去!”
    内侍们纷纷退出书房外,里面只剩下他们几个。孔良仗着是太子师傅,开口问道:“殿下,陛下已经下旨召回晋阳王,又同意议和一事,皆是大喜,殿下何故不喜?”
    “哼,大喜?那曹希是老三一手提拔的,他接任统帅,西路大军的兵权还不是握在他手里,舅舅近来越来越糊涂,这么大的事竟然当场就提了出来。还有父皇,只怕早就等着他开口,这下好了,当众就定下来,金口玉言再也动不了,你们说何来大喜?”
    众人一听原来是为了这事,大家对视一眼,还是孔良开口道:“殿下,臣等以为太尉此举并无不妥,所谓欲速则不达,晋阳王在军中威望甚高,贸然召回他本就要小心,若是再换了外人接管,只怕立刻就生变了。太尉推举的这个曹希,我看倒是不错的人选……”
    “少傅此言差矣!”孔良话音刚落,孙勉打断他的话道:“要想镇住西路大军,何必非要玄甲军中提拔统帅,朝中多的是武将,哪一个不比他强?”
    “正是!”
    此话说到了太子心坎上,玄甲军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,西路大军本是拼凑起来的,军中又不止玄甲军的将领才是将领,现在夺了萧珹的帅权,又交给他的部下曹希,这是什么道理。
    “不妥不妥,玄甲军是西路大军的精锐,他又是晋阳王的私兵,换了别人,玄甲军不会服从的。”
    “那岂不是更好,反正议和在即,玄甲军存不存在又有什么关系……”
    太子阴森森地说完这句话,旁人无话可说。孔良皱了一下眉头,众人都知道太子的心病,但这是太子头一次明着摆出要取缔玄甲军的意思。
    过了一会颜启说道:“陛下既然已经下旨召回晋阳王,殿下所求已经成功大半了,现在正是关键时刻,殿下切不可因小失大,只要等到晋阳王回京,还愁什么不成?”
    颜启说的再明白不过,一切都等晋阳王回京再说。贾维冷笑一声道:“殿下,晋阳王回来也不成,只怕曹希成了第二个王伏,到时候可就不是区区几个戍军了,十万大军还有一半是镇军,不容小觑啊。”
    太子眉头一皱,说道:“没错,这才是根本,老三回不回来不要紧,兵权在谁手中才最要紧,可恨舅舅糊涂……”
    说来说去话又绕回去了,孔良和颜启两人对视一眼,知道此时是说不通的了,太子一心想要除掉晋阳王,就是顾忌他手中的兵权,王宜来了这么一出,难怪太子心中不快。但圣旨已下,除非曹希横死,否则再无更改。太子气恼一会,喝了几杯冷酒,也静下心来说事。
    不提东宫如何布置,王宜回到家中一样脸色不虞,他今日在朝堂上没有说几句话,这几句话却处处让他心力交瘁。议和一事且不说,光是太子的脸色他就知道今后又有一堆麻烦,太子太年轻,又没有亲自领过兵,根本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,只是知道暗中打压明着拉拢,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事情,如何能降服得了那群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,若不是他将曹希推出来,还指不定出什么乱子。
    王宜突然同情起皇帝来,四处都是烽火,四处都是算计,今日皇上下旨的时候,一生要强的帝王是以什么心情答应议和的,又是以什么心情断送自己爱子的退路的。
    他只比皇帝大两岁,当年萧还是皇子时他与他并不熟悉,只是后来的一系列变化将王家和他绑在一起,两人才有了联系。想当年他和皇帝还有梁振三人联手荡平云泽一统天下,是何等的意气风发,现在一人苟延残喘,一人身不由己,另一个早已烂成枯骨,岁月,到底不由人啊。
    王宜感叹着往书房去,仆人打开房门,王宜见桌上放着一个信封,他拿起来一看,信封上没有署名,他觉得奇快,便将信封打开,抖开信纸一瞧,里面只有一句话,“明日鄙人恭候太尉于城外梅山。”
    王宜吃了一惊,唤来当值的小厮和侍卫一问,大家都摇头不知,他的书房一般人不许靠近,现在居然有人神不知鬼不觉的送了一封信过来,实在是匪夷所思。当值的小厮和侍卫惴惴不安,王宜把他们打发了,请了宋先生过来。
    宋先生看过之后也是摸不着头脑,信上既未署名又无具体时间,但是出现在他的书房也不像是开玩笑的,王宜不敢大意,商量一番决定明日去梅山会一会那人。
    为防有诈,王宜带了十个侍卫前去。梅山在平城西郊,冬日是赏梅的好去处,但是现在尚值十月,山上都是枯草黄叶,半个人影也没有。王宜一早就派人等在上山的必经之路上,结果一直等到日头西斜也不见有人来,顿时十分生气,他想这封信定是家中哪个不知轻重的顽童做出来的,偏偏时逢非常叫他不敢大意,这才上了当了。他一面急着往回走,一面盘算着回家怎么收拾那几个不知轻重的臭小子。
    渐渐走到外城,远远的走来一个卖汤饼的小贩,小贩一边走一边吆喝:“汤饼……卖汤饼……皮薄馅大的汤饼……热乎乎的汤饼嘞……”
    王宜本坐在马车里,汤饼的香味顺着车帘钻了进来,一下子叫他口齿生津,腹中饥饿起来。他在梅山上等了一日,中午只吃了几口冷点心,此时寒风凛凛,越发想吃一口热食,遂让人停下来买碗汤饼吃。
    那小贩的挑子上一头挑着锅炉,一头挑着小柜子,听到有人要买汤饼,便把挑子放在路边,打开一头的火炉子烧起锅子,掀开另一头的小柜子上盖着的包袱,只见小柜子上整整齐齐的摆着一摞饼皮,旁边陶碗里盛着馅料。小贩打开炉子烧水,麻利的包了十来只汤饼下锅煮了,白白胖胖的汤饼一会就煮好了,他打开柜子门拿出粗瓷碗和小勺来,抓起筚篥捞出汤饼,撒上一些细葱和酱菜,点上麻油和香醋,一碗汤饼就好了。
    出门在外也不讲究什么,王宜也不嫌弃食材粗陋,因急着回去便让人多给了几个铜钱将粗瓷碗也拿走了。热腾腾的汤饼端过来,侍卫们看得暗中咽口水,王宜坐在车上边走边吃,这汤饼味道很不错,几口下去他心中舒服不少。
    幸亏太烫,他没有囫囵吞下去,他吃到一半的时候,突然从一只汤饼里面吃出古怪来,这汤饼的馅料里面,似乎有什么问题。王宜赶紧吐了出来,借着车外的一点光一看,汤饼里面,居然包着一截脏兮兮的布条。
    “也不知是哪个抹布上的零碎混在馅料里了”,这个念头刚起,王宜便觉得刚刚吃下肚的汤饼仿佛叫喊着要爬出喉咙。他干呕一声,脸色铁青,恨不得立刻派人去把那小贩抓起来痛打一顿。幸好他年纪大了知道克制脾气,此事张扬出去不过是让别人看笑话,但他堂堂太尉怎能受此龌龊气,正盘算着怎样出气的时候,他发现那布条上黑乎乎的东西有古怪,仔细一看不是别的,是一个个文字。
    王宜心中一惊,命人拿来灯笼,也不顾脏不脏了,捞出布条一看上面又是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,“鲤鱼桥外夜阑珊,虚席温酒只待君。”王宜命人停车,侍卫一见他手中的布条都是大吃一惊。
    王宜知道此事蹊跷,他又看了看手中的布条,这布条是生绢裁制,上面的墨字经过水煮油浸还没有晕染,说明墨水是特殊制作的。鲤鱼桥就靠着西市,是平城中有名的脂粉巷子,那里向来鱼龙混杂,而且就是做的晚上的生意,夜里反倒比白日更加热闹。此人既然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给他送来这两封信,可见不是平常人。布条上的那句“虚席温酒只待君”,看来是只许他有一个人前去鲤鱼巷了。王宜看了看夜色初上的平城,心中生出一股豪气来,他倒要看看是什么人在此作怪。
    鲤鱼桥两侧都是青楼酒肆,岸边栽着垂杨柳,因为正值战乱,各处花楼都收敛很多,不过依旧开门做生意,毕竟西北怎么乱,平城还是平城。是以虽然不见往日车水马龙莺歌燕舞,却也不缺喧嚣热闹。天一黑,巷子两边的酒肆就都亮起了大灯笼,街上人影绰绰,除了往来商贾,还有许多脚夫和舟子,也有那些卖熟食的小贩沿街叫喊,比起白日更多了几分味道。
    王宜到了鲤鱼桥,看着人来人往的桥面犯了难,他收到的两封信都没有确切地点和时间,有过在梅山下干等一天的经历,王宜顿时脸色十分不好。他憋了一肚子的火,但到了这一步却又不想轻易放弃,想了想只能依信上所言到了鲤鱼桥上面。
    河风甚大,将他吹了个透心凉,正当他忍耐不住的时候,桥下面来了一艘小船,船上的艄公喊了一声:“这位老爷,小人这里有上好的螃蟹和黄酒,可否赏脸下来喝一杯?”
    王宜看了一眼那小船,小船不过寻常渔船,挤在狭窄的河道里分外不起眼,他又看了一眼那艄公,朗声道:“那就多谢了!”转身便下桥上船。
    艄公见他上了船也不解释什么,王宜打量了一眼四周,见船舱的小案上光秃秃的连杯热茶都没有,顿时冷笑道:“老丈哄我下来,原来只叫我来吃河风的,说罢,你们鬼鬼祟祟引我来,究竟想做什么?”
    艄公笑道:“老爷稍安勿躁,小的只是奉命接老爷前去,至于好酒好肉自然是有的,待小的甩开这几个尾巴再说。”
    王宜一听心中越发警惕,这人居然发现了暗中保护他的人,这样一来自己就真的危险了,他堂堂当朝重臣,万一被人拿住可就不妙了。西市本就河道众多,艄公一手掌舵一手握桨,在这河道里滑溜得像只泥鳅,不消一会王宜再望去就不知道自己到了什么地方了。王宜警觉起来,又想到此人废了会这么大的周章引他到这里,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,不管是云泽余孽还是赤沙人的奸细,且会会他们再说,自己此时应该并无危险。想通了这点,王宜放下一半的心,试探道:“你们要带我去何处,我堂堂太尉,岂容你们戏弄?”
    艄公大笑,回头揶揄道:“此话小人无法回答,还是老爷亲自去问那人吧。
    小船载着他在河道里飞快前行,不到半个时辰,竟然拐到了玉泉湖。
    玉泉湖乃平城中最大的湖,东边便皇家禁地,湖的西岸建有亭台游廊,夏日芳草萋萋荷叶翩跹,是游玩的好去处,但此时也只有满湖枯荷衰草,看上去鬼影幢幢分外可怖。艄公点亮船尾的灯笼,不一会靠过来一艘画舫。舟子放下跳板来,向他拱拱手道:“老爷,请吧!”
    王宜看了看画舫,一咬牙上去了。这画舫看来是哪家青楼的,里面雕花栏杆朱漆廊柱,珠帘锦帐,布置的颇为精致,只是里面少了歌舞人语,灯也不大亮,秋风一吹,有繁华褪尽的失意感,倍显凄凉。
    “啪啪啪……”一阵拍掌声起,随后有人笑道:“太尉真是勇猛不减当年,晚辈佩服。”珠帘一响,舱中走出一个年轻人来。
    大冷天那人身上只穿了一身素麻衣服,白花花的衣袖被风一吹倒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感觉,王宜定睛一看,总觉得眼前的人在哪里见过,但就是想不起来是何人。那人笑盈盈的走过来,朗声道:“太尉可是不记得晚辈了,去年冬日,晚辈有幸前去贵府上叨扰过。”
    王宜听完仔细想了想,片刻后瞪大眼睛失声问道:“你是……你是何意?”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猜你喜欢: 镇世仙尊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我能洞察万物信息 四合院:我的穿越为啥这么陋 我是如何当神豪的 正良缘 团宠真千金竟是玄门大佬 裴琰江云娆 逆剑狂神 四合院之小学堂 戚瑜桐燕翊辰 踏星 日光之礼 神魂丹帝 逆天丹尊 生死帝尊 无上丹尊 神魂丹帝 都市仙尊
验证码: 提交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