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秒记住【顶点小说】 dingdian666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果然如桃符所言,尼姑以驱散余晦为由留在陈家。
几日后,陈宅虽仍有鼠,却声势渐小。陈老爷大喜,认定祸根已除。
一日,尼姑对陈老爷道:“ 如今晦气散去八成,当做一场法事,将宅中余祸一并根除。
尼姑要一口水缸,加猫血、猪油、赭石、艾蒿搅拌,又从尼帽内拔下一-绺头发,放入一香囊内,嘱咐下人届时掺入其中,待成膏状后,涂于大宅四壁。
众人得令,便各自张罗准备,捕猫杀猪,时鸡飞狗跳。
陈谭将此事告与桃符,桃符听罢说道:“猫血、赭石,本是不祥之物。艾草香浓,涂抹墙上必使邪气扩散,殃及全府。
陈谭不明就里,问道:“你平日只是打杂,不曾读书出门,怎会知道这般事情?”
桃符答道:“我实是宅中桃符,存世经久,吸纳天地精华,幻化出人形。”
陈谭一惊, 忙问道:“若是如此,为何你当初现身时,面貌是一介哑女?而那日于柴房里,又怎地突然开口说了话?”
桃符道:“初化人形时,我虽五感皆通,却难以咬字。那日少爷摘下门上桃木,想题两行诗句,便吩咐我讨些热水磨墨。我方到柴房,少爷定是就着前日所剩墨汁先题了两笔。墨汁一入桃木,奴家顿觉喉咙清爽,脱口便是一句话。”
陈谭回想那天情形,确如桃符所言。不想这神仙精怪之事,今日也落到自己头上。
陈谭又问道:“那尼姑一事,该如何是好?”桃符道:“猫血、赭石,尚不足置人于死地。妖法奥秘,全在尼姑一绺头发上。少爷须暗中取来香囊,将发丝剪下一半,再置于火上炙烤半个时辰。余下之事,包在奴家身上就好。”
数日后,陈家人按尼姑之意,将血与油羹倾入一口大缸。两名壮汉手持木杵搅拌,待其黏稠,接过陈谭所递手中香囊,将发丝撒进缸里。
搅匀后,一列家丁手捧瓷碗,三步一人,用毛刷蘸着血羹向墙壁上涂抹。不多时,陈家四面呈现一片鲜红。
事毕,府上腥臭难闻,众人纷纷捂鼻子。陈老爷对尼姑说道:“德尼之法必有神通,只是这味道难忍,敢问此场法事何时可了?”
尼姑将拂尘一甩,藏进袖口,笑道:“施主不必多虑,明天一早味道便可散去。 至于墙,上的血迹,用水冲刷即啊。”
陈老爷闻言,便作揖告退。深夜,宅里灯火皆灭,寂籁无声。忽有一人影从房内蹿出,贴墙壁疾行,来到陈家老爷房前。
黑云吐月,投下一席银光,照在那人脸上,原来此人正是尼姑。
她不穿青衣素袍,只着件短小窄褂,衣襟后头,一条长尾卷立如钩。
尼姑潜至阶前,手附铜柄之上,似要推门而入,却发觉门板重如钢铁,岿然不动。尼姑恼怒,想破门而入,两臂一撞门板, 一股庞然之力冲出,将其撞到阶下。
尼姑眼露凶色,调转脚步,奔向偏房。
偏房位于陈宅一角, 四周有丈高矮墙。尼姑绕墙逡巡,却不见入口。尼姑不得已,现出利爪,欲翻越墙壁。哪知每攀一寸 ,矮墙便长高一寸,任凭她怎般挣扎,也触不到墙沿。
尼姑气急败坏时,见不远处一所房里烛影摇动,不禁心觉诧异,思量宅中之人已浸染血腥之气,本该昏睡如石。
尼姑踮着脚移近,捅开窗纸望去,只见白烟缭绕,蜃气翻腾,灯影下两个高大武人,手持长剑,身披铠甲,目眦欲裂,怒视尼姑。
尼姑惨叫声,惶然逃出陈家大宅。
翌日清晨,陈家公子随桃符来到大缸前。桃符俯身,取出几根烧焦猫毛。
陈谭端详许久,说道:“ 如此说来,尼姑便是猫妖?”
“不错。”桃符答道,“ 猫妖自有退鼠之法,听闻陈家闹鼠患,便妄图趁机谋害府里众人性命。”
陈谭闻言道:“如此说来,邪物破财之言,也是无中生有?”
“非也,”桃符道:“猫妖虽为害命而来,可当天法事却不虚假。不敢欺瞒少爷,鼠患源头,确在少爷屋宅上。”
陈谭愕然道:“照你所言,祸源在我屋内。可你由哑复原,只因我于桃木上题字。难不成,祸源便是我陈琰本人?”
桃符笑道:“少爷想想,近来除了元宵灯会,镇上书生秀才在忙何事?无非是收拾行囊,包雇车马,进京赶考。少爷见了此情此景,怎不心生烦恼?依我说,只怪大唐律令不准商贾为官,断了少爷科举之路。不然少爷怎甘居于一隅,整日诵读诗书?奴家如今也无法留于陈府,今日就要告辞了。
“你在世上无亲无故,又能去何处?”陈谭问道。
“奴家也不知去哪里是好,陈家之外,都是同样去处。”
陈谭道:“要我说,你不妨沿江而下,游历名山大川,朝碧海,暮苍梧,求经问道,修心习性。”
“可那千里之远,奴家怎好独行.....
“此言差矣。”陈琰道,“如今这深宅大院,亦不是我容身之处。待我打点行囊,收拾细软,这千里之行,就我陈谭陪你吧!”
第二天天大亮时,众人便不见了尼姑的身影,陈谭也没了踪影,不知去向。
陈老爷派人去找,过了半月,没有半点儿消息。至于老鼠,自此以后再没出现过。
故事到此就结束了,柳香馆里一片沉默,大家都沉浸在故事里久久不能自拔。
一个贵妇人开了口:这个故事好,赏,重赏。”说着示意一个丫鬟给说书的一些银子。柳月儿听完拍着手鼓掌,其他客人也跟着鼓掌。
说话间柳十娘娘就从后面走了出来,之前说书人说书时她一直在后院忙着做菜,进来时刚好故事说完了。柳十娘手里端着一托盘小点心:“来了来了!怠慢二位夫人,真对不起。”
柳月儿见柳十娘闪到不显眼的旁边一张桌子坐下,不敢出声去打扰。
那二位夫人见到柳十娘,眼睛就直勾勾地上上下下打量她起来,其中一个手里拿起茶盖碗,翘起几根兰花指拈起盖子,轻轻朝杯里吹了吹,嘴里轻笑道:“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!柳香馆美艳的老板娘。”
另一个也点头笑道: “是啊,难怪我们家老爷就爱吃柳香馆的饭菜点心。”